中国服务贸易概况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198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仅为76.01亿美元,而2005年,服务贸易收支总额已达1582亿美元,占我国GDP的7.11%% 。其中,服务贸易出口744亿美元,进口838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3.08%%和3.55%%;逆差9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服务贸易逆差自1999年以来首次下降。据世贸组织2006年4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已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
1998-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年均增长17.87%。2005年服务贸易总量排世界第7位,是世界服务贸易总量前十名中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之一。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明显。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3.08%,比1982年提高2.38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口占全球进口总量的3.55%。但是,同期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与货物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概况
1、旅游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2005年,旅游服务贸易都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全部服务贸易量的1/3到1/2,而近年排在第二位的运输服务贸易平均占全部服务贸易总量的1/4到1/3,正在逐渐接近作为榜首的旅游服务贸易的位置。其中2005年,旅游服务贸易510.55亿美元,比排在第二位的运输服务贸易总量多了71.8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32.27%。
2、旅游业既可以赚取外汇,也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我国的高额贸易顺差一直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而旅游服务贸易则存在双面性,即入境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弥补贸易的差额,缓解国际贸易的摩擦。
1980-2006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16.92%。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4991.3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为我国的创汇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1997-2006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2006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340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235亿美元。
3、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199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仅为218.07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出口126.02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进口92.05亿美元;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已达510.55亿美元,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出口292.96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进口217.59亿美元。
除2003年因我国发生“非典”疫情造成旅游服务贸易下降外,1998-2005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其中旅游服务贸易总量年均增长率13.64%,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量年均增长率14.04%,旅游服务贸易进口总量年均增长13.41%。
4、旅游服务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比重正在下降。虽然旅游服务贸易总量持续增长,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中也一直排在首位,但其比重由1998年的43.12%下降到2005年的32.27%。其中旅游出口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52.74%下降到39.37%;旅游进口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34.51%下降到2005年的25.97%。
5、我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潜力大。我国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潜力很大。除2003年我国因发生“非典”疫情入境旅游人数增长为负数外,其他时段增长率皆为正数。其中1995-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9.33%;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率为17.89%。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以及第四大旅游客源国。
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1、加快旅游立法进程。加快旅游立法是应用科学发展观来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权益的有效手段,是解决行业管理中出现的难点、困难的必然要求。
2、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应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增加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
3、健全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综合利用产业政策及规划、财税、信贷、土地等手段对旅游产业进行扶持。将政策扶持与统筹协调旅游产业、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相关企业和单位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完善已出台的行业扶持政策,明确具体适用范围和实施细则。优先支持旅游业重点区域的发展,支持具有显著经济拉动作用的旅游项目建设。
4、完善旅游协调机制。当区域各行政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都依赖区域的整体形象和公共资源时,如果各个行政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公共资源特别容易受到破坏。因此,统一认识,协调开发,避免资源和财政浪费,从更高的层面上管理旅游所依赖的区域公共品牌和公共资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