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用证 贸易术语 | 合同 货运货代 外贸单证 | 利用外资 涉外工程 | 法律法规 外贸律师
反诈骗 风险防范 案例文章 | 融资 海事海商 知识产权 | 境外投资 WTO | 诉讼仲裁 法律咨询
站内搜索
热词:诈骗罪 信用证 UCP600 国际贸易 WTO 风险防范 FOB 汇付 电子提单 DDP 石家庄化工骗子 反诈骗 反补贴 国际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 DDU FCA 托付
 您现在的位置: 国际贸易法律网 >> 合同 >> 国际贸易合同常见法律问题 >> 正文
发盘对方接受后,我方是否可以反悔?
信息来源:国际贸易法律网 发布时间:2012/3/30 12:05:59 阅读次数: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

发盘对方接受后,我方是否可以反悔?

                             ——国际贸易要约的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

案件详情

    中国甲公司于某年92日致函美国乙公司,提出以每吨l 800美元CIF纽约的价格向乙公司出售400吨咖啡豆,要约规定的承诺期为14天。同年914日甲公司获悉国际市场上咖啡价格上涨了30%.同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来的表示接受的电传,甲公司表示其已作好履行合同的准备。15日.A甲公司向乙公司提出将咖啡豆价格由原来的每吨1800美元加价至每吨2 300美元,乙公司未同意。后甲公司将该批咖啡豆以每吨2 300美元的价格销售给了另一家美国公司。乙公司遂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赔偿其所遭受的损失。甲公司则辩称,其与乙公司间并不存在任何合同关系,乙公司的索赔主张缺乏依据。(国际贸易法律网http://www.tradelawchina.com/

案件审判结果

    审判法院认为,甲公司92发出的要约于到达受要约人乙公司时生效,甲公司作为要约人应受其要约的约束。乙公司在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了接受,要约的承诺已生效,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于承诺生效时成立.甲公司将合同所涉货物出售给他人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损害了乙公司的利益,应当对乙公司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国际贸易法律网http://www.tradelawchina.com/

案件评析

    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订立过程中要约的生效、撤回、撤销及效力等问题。

    要约又称发价或发盘等,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所作的意思表示。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4条的规定,凡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十分确定并且表明要约人在得到接受时受约束的意旨,即构成要约。我国《合同法》第16条及《公约》第15条均规定:要约于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要约的撤回和撤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之后,在其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即在要约尚未生效之前,将该要约收回,使其不发生效力。由于撤回时要约并没有生效,撤回要绚也不会影响到受要约人的利益。基于此点,《合同法》及《公约》皆规定要约可以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能在该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同时送达。所谓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从而使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如前所述,要约在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一项有效的要约会直接影响到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利益,并影响到交易的安全。所以,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并保护交易安全,要约在生效后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都会产生一定的拘束力。要约对要约人的拘束力体现在要约一经生效,要约人即受到要约的约束不得随意撤销要约。但是法律也不绝财禁止撤销要约,因为要约生效后在受要约人表示接受之前,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不可抗力、要约内容存在错误等促使要约人需要取消要约。允许要约人撤销要约对保护要约人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也足必要的。根据《合同法》第18条及《公约》第16条的规定,在未订立合同之前要约可以撤销,只要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1)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国际贸易法律网http://www.tradelawchina.com/

    在本案中,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的要约中规定了14天的承诺期限,乙公司在有效期限内作出了承诺,甲、乙两公司的合同已告成立,甲公司无权撤销其要约。甲公司将合同所涉货物出售给他人的行为属违约行为,应当向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中国的外贸公司应对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变动的趋势有充分的预测,并可采取缩短要约的承诺期限,或发虚盘即要约邀请(指注明“须以我公司最后确认为准”等字样)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本栏目热点图片
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本站推荐
排行榜
站外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所载文章仅供参考,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贸易法律网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电话:13315171023 QQ:1215545143
邮箱:jiaqingkun@126.com 技术支持:众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