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English
首页
信用证
贸易术语
|
合同
货运货代
外贸单证
|
利用外资
涉外工程
|
法律法规
外贸律师
反诈骗
风险防范
案例文章
|
融资
海事海商
知识产权
|
境外投资
WTO
|
诉讼仲裁
法律咨询
站内搜索
热词:
诈骗罪
信用证
UCP600
国际贸易
WTO
风险防范
FOB
汇付
电子提单
DDP
石家庄化工骗子
反诈骗
反补贴
国际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
DDU
FCA
托付
您现在的位置:
国际贸易法律网
>>
风险防范
>>
风险防范综合
>> 正文
票据风险与防范
信息来源:国际贸易法律网 发布时间:2012/3/31 15:09:46 阅读次数: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
票据作为国际
结算
中一种重要的支付凭证,在国际上使用十分广泛。由于票据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再加上大多数国内居民极少接触到国外票据,缺乏鉴别能力,因而在票据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风险。
(一)票据风险
票据的风险是由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票据的伪造、变造;票据的取得不当,是出于恶意成重大过失取得;票据行为无效或缺陷;以及有关人员工作上的
经验
不足或能力不够等。
票据的伪造,是指假借他人名义而签发票据的行为,例如,伪造出票人签名,伪造他人印章,或盗用他人真正的印章后而签发票据等,都属于票据的伪造行为。票据发生伪造,在流通转让过程中是不易被发现的,只有在票据到期后,经持票人作提示付款时,才易被发现。这样,由于票据的债务人不能及时了解该票据已发生伪造,会使许多人继续接受该票据,成为该票据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在原则上,票据发生伪造后,该票据无效,其损失应由伪造者来承担。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伪造票据的人,都是些很穷的人,当他们行骗得手以后,便躲藏起来挥霍其骗来的钱财,该票据到期以后,发现伪造,即使抓到伪造人,也会因他把票款已挥霍殆尽而无力弥补持票人的损失。所以,许多国家规定,票据发生伪造后,不影响真正签名的效力。伪造人和被伪造人对该票据虽然可以不负票据责任,但在被伪造的票据上确有真正签名或盖章的人,仍应依票据的有关规定负责。这样,最后承担票据责任的人就要落在第一次进行背书的人,也就是接受伪造的票据的人身上。在这种情况下,若该接受伪造票据的人不能向伪造者追回欠款时,这部分损失便要由接受该票据的人自已承担了。
票据的变造是指未经授权或无权变更票据内容的人,擅自变更票据上依法记载的有效要件的行为。例如,行为人变造票据金额,将21万元改为27万元;变更票据的到期日,使其付款的日期提前或推后;变更票据载利率,使其提高或降低等,都属于票据的变造行为。票据发生变造以后会影响到一部分票据关系当事人的利益,从而引起票据风险。
票据权利的缺陷是指持票人对票据享有的所有权有缺陷。票据的持有人以欺诈、胁迫、暴力或恐吓等手段,或以不合法的支付对价,或在票据的流通转让过程中违反诚信原则,或在相当于欺诈的情况下取得票据。这类票据取得和流通的过程中都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也产生了票据风险。
当票据的取得是出于恶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则会带来票据风险。“恶意”取得票据,是指票据取得人明知票据转让者(即其前手)并无处分或交付票据的权利,而仍然接受其票据。如甲从乙处窃来一张支票转让给丙,丙明知甲系偷窃得来,仍然接受,则丙为恶意取得。重大过失,是指票据受让人虽不是明知,但如果稍加注意,就可知道票据让与人是没有处分权的。如甲在受让乙盗窃来的支票时,明知乙平时经济拮据,不可能有数额巨大的支票,稍加追究即可知其是不法取得,却不闻不问,这就是重大过失。
改革开放以来,有
外贸
进口经营权的公司迅速增加,原来专业
外贸
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进
出口
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各业务公司人员对积极扩大
出口
、促销产品、多创外汇考虑较多,而对不法商人的防范认识不足,在保证安全收汇等方面考虑较少。而且,许多业务人员对金融知识特别是有关票据流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容易被不法商人抓住我方人员疏于防范,急于成交的心理,许以优厚的条件(如预付货款,对商品规格、质量不提任何要求,不讨价还价甚至以比原价高的
价格
购买,其购买商品多为市场滞销商品,同时允诺样品符合其要求,将大批量购买等),从而使我方工作人员因一时大意而上当,蒙受重大损失。
在票据的风险防范方面,要注意的事项:
①
贸易
成交以前,一定要了解客户的资信,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对那些资信不明的新客户以及那些外汇紧张、地区落后、国家局势动荡的客户。
②对客商提交的票据一定要事先委托银行对外查实,以确保能安全收汇。
③
贸易
成交前,买卖双方一定要签署稳妥、平等互利的销售
合同
。
④在银行未收妥票款之前,不能过早发货以免货款两空。
⑤即使收到世界上资信最好的银行为付款行的支票也并不等于将来一定会收到货款。近年来,国外不法商人利用伪造票据及汇款凭证在国内行骗的案件屡屡发生,且发案数呈上升趋势,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票据欺诈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伪造国外银行汇款凭证。这种情况最为普遍,在国内许多分行均有发现,其目的是诱使国内公司发货,制造预付款项等优厚条件以骗取货物。
②伪造大额银行汇票,美国政府财政部支票。这种情况是钻光票托收“立即结汇”的
结算
方式的空子,在收款后立即调出资金,而在银行退票追索时,不法商人已逃之夭夭,或已骗取了货物或货款并转移出境,或者是以大额银行汇票骗取国内公司发货或骗取佣金。
③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公司支票。这种情况是支票诈骗案中最具代表性,其
运输
方式一般要求国内公司发货采用空运方式,因航空运单只是货物收据和
运输
契约的作用,不是货权凭证,如遇到支票被退票时,货物已被提取,退不回来。尼日利亚公司支票欺诈多采取“广种薄收”的手法,金额不大,散发面广,公司较易丧失警惕性。支票是要求出票人与付款行之间必须有委托付款的契约,或有足够的存款,或者信用透支额度,付款行才能代为付款或代垫头寸,而尼日利亚等国外汇短缺,尼日利亚商人或金融机构一般不具备以上条件,所以尼日利亚支票大都不能兑现收款。
除了上述防范措施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对银行会计部门的
结算
加强管理,明确其
结算
纪律和责任。
银行
结算
纪律与责任的主要内容有:
单位和个人办理
结算
,必须严格遵守银行
结算
办法的规定。不准出租、出借帐户;不准签发空头票和远期支票;不准套取银行信用。单位和个人办理
结算
,由于填写
结算
凭证有误影响资金使用,票据和印章丢失造成资金损失的,由其自行负责。允许背书转让的票据,因不获付款而遭退票时,持票人可以对出票人、背书人和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票权,票据的各债务人对持票人负连带责任。单位和个人违反银行
结算
规定和纪律,银行按有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停止其使用有关
结算
办法,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其自行负责。银行办理
结算
因工作差错,发生延压,影响客户和他户资金使用的,应按存(贷)款的利率计付赔偿金;同违反
结算
制度规定,发生延误、挪用、截留
结算
资金,影响客户和他行资金使用的,应按
结算
金额每天3‰计付赔偿金;因错付或被冒领的,应及时查处 ,如造成客户资金损失,要负责资金赔偿。邮电部门在传递银行
结算
凭证和拍发电报中,因工作差错而发生积压、丢失、错投、错拍、漏拍、重拍等,造成
结算
延误,影响单位、个人和银行资金使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由邮电部门承担责任。
(二)汇票的风险与防范
在汇票的使用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以上所说的之外,还要注意遵循签发、承兑、使用汇票所必须遵守的原则:
①使用汇票的单位必须是在银行开立帐户的法人;
②签发汇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禁止签发无商品交易的汇票;
③汇票经承兑后,承兑人即付款人负有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
④汇票除向银行贴现外,不准流通转让。(注:这规定已被后来的银行
结算
办法所突破)。
(三)如何识别真假本票
①真本票系采用专用纸张
印刷
,纸质好,有一定的防伪措施,而假本票只能采用市面上的普通纸张
印刷
,纸质差,一般比真本票所用纸张薄且软。
②
印刷
真本票的油墨配方是保密的,诈骗分子很难得到,因此,只能相似颜色的油墨印制,这样假本票票面颜色较真本票有一定差异。
③真本票号码、字体规范整齐,而有的假本票号码、字体排列不齐,间隔不匀。
④由于是非法
印刷
,假本票上的签字也必然会假冒签字,与银行掌握的预留签字不符。
上一篇文章:
贸易过程中银行费用的基本构成
下一篇文章:
外贸合同中的风险条款案例
相关文章:
·
中国信保针对货物质量争议给您的风险防范建议
(2012-8-28)
·
如何防范免责情况下的责任承担
(2012-7-18)
·
出口纺企业须防范海外商账风险
(2012-3-31)
·
国际贸易中的提单诈骗案及其防范
(2012-3-30)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本栏目热点图片
世界贸易风险地图
本站推荐
·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
·
外贸律师贾庆坤简介
·
保价运输和运输保险有什么区别…
·
如何控制好提单,防止钱货两空…
·
止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的条件和程…
·
如何确定案件所管辖的法院及适…
·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过程中…
·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引发的纠纷…
排行榜
·
国际贸易中电子合同诈骗的骗术…
·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英文…
·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
·
2014年最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
站外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所载文章仅供参考,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贸易法律网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电话:13315171023 QQ:1215545143
邮箱:jiaqingkun@126.com 技术支持:
众旺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