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好出口信用保险上,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北京公司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对外贸企业严峻考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北京公司的进出口总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节节提升,从1997年的6205万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17876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外贸企业的排名也向前连跳了好几级。他们总结出的秘诀就是“出口信用保险为开拓国际市场减少了收汇风险,也给了公司竞争的信心。”
另一个案例是安徽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该公司出口额仅为几百万美元,但由于他们在外贸出口业务上一开始就借力出口信用保险,顺利闯过了两次电机出口到美国的收汇风险,获得了出口信用保险提供的欠款赔付,大约为120多万美元。由于借助了信用出口保险的帮助,公司很快发展成为安徽省第一大出口公司,并重组进了五矿和安徽省进出口公司, 2001年公司出口额达到15631万美元。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出口信用保险有如此的神力和浓重的政府支持色彩,但真正懂得其技巧,并借之提升海外竞争力的企业却屈指可数。有数据统计,2000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出口额仅占当年出口额的1%,投保企业不足出口企业总数的8%。而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涵盖率大概在20%-30%之间,涵盖最多的法国达到37%。即法国全部出口的37%投了出口信用保险。
为什么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有行无市呢?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部负责人王文全先生介绍说,原来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进出口银行两家机构同时经营的出口信用保险,但在整体业务中占有的比重较小,同时两者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导致效率低下,同时投保费率过高,法律保障体制又不健全,这些都制约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出口企业的保险意识普遍不强,不少企业并不了解出口信用保险这项业务。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各国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变数不断增多,这使得出口企业对保障出口收汇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我国加入WTO后,通过外贸发展基金直接补贴出口的做法将越来越受到限制,支持出口的国际通行做法正是出口信用保险。
业内专家认为,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好处有三,一是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与补偿职能,可以变不定大额坏账损失为确定的能计入成本的保险费开支。二是在确保收汇低风险的情况,大胆采取多种灵活付款方式来达成贸易合同,甚至向一些风险较大的市场出口,提高竞争力。三是依靠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掌握的国外买家的风险调查评估,准确选择贸易对象,并可以将已投保的出口信用保险权益转让,争取到银行的出口融资便利。
王先生特别提到,由于目前老的国有外贸企业在萎缩,新的外贸企业很多都是中小企业,由于信用度不高,在海外市场上很难与国际大公司对话。借助出口信用保险,能迅速提高其信用级别。特别是处于今年的出口形势下,要想胜算海外,如何借势于出口信用保险就显得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