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首页 信用证 贸易术语 | 合同 货运货代 外贸单证 | 利用外资 涉外工程 | 法律法规 外贸律师
反诈骗 风险防范 案例文章 | 融资 海事海商 知识产权 | 境外投资 WTO | 诉讼仲裁 法律咨询
站内搜索
热词:诈骗罪 信用证 UCP600 国际贸易 WTO 风险防范 FOB 汇付 电子提单 DDP 石家庄化工骗子 反诈骗 反补贴 国际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 DDU FCA 托付
 您现在的位置: 国际贸易法律网 >> 反诈骗 >> 反诈骗综合知识 >> 正文
汇票诈骗的原因、特点及防范措施
信息来源:国际贸易法律网 发布时间:2014/9/25 16:34:07 阅读次数:368次 我要评论
分享到:

 

 

     近年来,汇票诈骗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反映了我国金融管理体系的漏洞,票据诈骗如此猖獗引起银行和企业的足够的重视,国际贸易法律网首席律师贾庆坤,就汇票诈骗的原因、特点及如何预防进行介绍:

  

 

一、 汇票诈骗的产生原因

   

    (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票据在商品交易、处理债务等业务中大量使用和流通,支付数量日趋上升,票据业务成为银行的竞争焦点。同时,银行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时,要收取百分之三十的保证金,这能增加银行存款。

   (2)票据业务的利益市场之争,使得近些年票据业务的发展速度 大大超过了银行运用高科技防伪手段的更新和发展,使得票据制假者和票据诈骗者有机可乘。

    骗子使用率最高的假汇票叫“克隆汇票”(又称“AB票”)。不法分子以一张承兑期限未到的真实汇票为母本(或者称为“A票”)克隆出与母本一模一样的假汇票(称为“B票”)。这种汇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且通过银行查询,签发银行只能确认曾签发该支票,但至于票据的真伪则需要接票人自辨,这就给了行骗者留下了空子。制假者肯定看到过真汇票的母本或者母本复印件,这就是信息泄露的问题。信息泄露的根源有二:

    1)在银行,如果银行对汇票管理不善,对接触人员不加限制,都有可能在有意或无意间泄露该汇票的内容,从而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2)在汇票本身,汇票在流通过程经过多手背书转让,接触人员多,汇票内容在传播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中就会被有意或无意间泄露;

  (3)地下汇票市场的“繁荣”,由于丰厚的承兑利差促使地下钱庄的发达,同时也给不法分子行骗创造了环境。

    地下钱庄的繁荣其原因还在于企业卖出货物如果收到的不是现款,而是对方承诺到期付款的凭证——汇票,那么对这些汇票可以有几种处理方法:

    1)如果资金不太紧张,可以等票据到期后到银行贴现(支取现金)。

    2)如果资金短缺,则可以充分利用票据作为融资手段;在购货时,可以把收到的票据背书后作为货款支付给供货方,如果供货方要求用现款付款,则可以持票据到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也就是把票据卖给银行,银行会扣除贴现当天到票据到期日之间的利息,把剩余的资金划给企业。

    3)地下钱庄的承兑程序简单快捷,但利率要比银行的高。

 

 

二、票据诈骗的特点

     

 

  (1)隐蔽性越来越强,犯罪分子会使用各种各样的身份或雇佣他人帮助诈骗。

  (2)多为跨国、跨省、跨市流窜作案。

  (3)伪造技术越来越高明,票面金额越来越大。

  (4)一般都为连续作案,多次作案,作案集中地也是票据使用最为集中最为频繁的地方。

 

三、票据诈骗的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法律网首席律师贾庆坤,就票据诈骗如何预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贾律师关于票据诈骗的防范措施总结了两个方面:
    

  (1)银行方面:

      1)使用电子票据(即IC卡),有密码,有隐藏的帐号。这种票据不易被伪造,而且转让方便,还可上网查询。遗失还可在网上挂失。

      2)落实票据管理方面的措施和责任制,加强对专门人员的培训。

      3)加大科技的投入,提高鉴别假汇票的能力。

      4)做好票据交换业务,并且抓好空白票据的印刷和数量核对工作。
    

   (2)企业方面:

       1)尽量从熟悉的人手中转让汇票。

       2)尽量转让第一手的汇票,那些倍数较多的汇票则要相当谨慎。

       3)最好双方拿着原件一起到银行作鉴别,现在银行鉴别也主要以手工为主,但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保密鉴别方法,通常情况下,到银行鉴别真伪成功率很高。

       4)掌握一些有关票据的基本知识,熟悉掌握流通的过程,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心理,多一些防范的意识,尤其是主动找上门的,没有真实业务而以做生意为由的所谓能从银行贴现套取现金的汇票保持高度的警惕。

       5)作为正在使用票据的企业和开展票据业务的银行,在票据取得和转让过程中,必须加以一定的保密,不要让无关人员接触和知悉,落实专人负责,加强责任制,一办到底,杜绝漏洞。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序号 摘要 评论人 评分 日期 状态 回复人 展开
暂时没有评论
本栏目热点图片
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本站推荐
排行榜
站外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所载文章仅供参考,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贸易法律网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电话:13315171023 QQ:1215545143
邮箱:jiaqingkun@126.com 技术支持:众旺互联